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三篇】
发布时间:2025-04-15 点击:
发布时间:2025-04-15 点击:
资料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īliào,指生活中必需的用品,也可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一般用作名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对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内容和时间
初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再培训内容
对已经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有关领导,应定期进行再培训,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颁布的政策、法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
培训时间
(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2)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特种作业人员应等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者从业所在地参加培训。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机构(以下统称培训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取得安全生产培训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制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和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进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全监管总局统一式样、标准及编号。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学时,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再复审、延期复审仍不合格,或者未按期复审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失效。
(三)其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外,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聘用人员)。由于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岗位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需要经过特殊培训和考核,所以制定了特殊要求,但对从业人员的其他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同样适用于特种作业人员。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我国多年积累、总结并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方法。三级教育培训的形式、方法以及考核标准各有侧重。
厂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入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重点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辨识、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安全考核奖惩、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等。
车间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在从业人员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基本确定后进行,由车间一级组织。培训内容重点是:本岗位工作及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在从业人员工作岗位确定后,由班组组织,除班组长、班组技术员、安全员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外。自我学习是重点。我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也是搞好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的一种重要方法。进入班组的新从业人员,都应有具体的跟班学习、实习期,实习期间不得安排单独上岗作业。由于生产经营单位的性质不同,学习、实习期,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应按照行业的规定或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确定。实习期满,通过安全规程、业务技能考试合格方可独立上岗作业。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的的重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和控制对策、事故案例等等。
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后重新上岗安全教育培训
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后,由于岗位工作特点、要求不同,应重新进行新岗位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离开岗位后,重新上岗作业应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由于工作性质不同,离开岗位时间,国家不能作出统一规定,应按照行业规定或生产经营单位自行制定。原则上,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较大,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时间间隔应短一些。例如,电力行业规定为3个月。
调整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原则上应由车间级组织。
岗位安全教育培训
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是指连续在岗位工作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包括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考试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三个方面。
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以车间、班组为单位组织开展,重点是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作业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培训,事故案例教育等等。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根据行业或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不同而各具特色。我国电力行业有班前会、班后会制度,安全日活动制度。班前会,在布置当天工作任务的同时,开展作业前安全风险分析,制定预控措施,明确工作的监护人等等。工作结束后。对当天作业的安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点评等等。“安全日活动”,即每周必须安排半天的时间统一由班组或车间组织安全学习培训,企业的领导、职能部门的领导及专职安全监督人员深入班组参加活动。
定期安全考试,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定期安全工作规程、规章制度、事故案例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培训的方式较为灵活,但考试统一组织。定期安全考试不合格者,应下岗接受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是指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专门的培训工作。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强,效果比较突出。通常开展的内容有:三新安全教育培训、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培训、事故案例培训、安全知识竞赛、比武等。
三新教育培训是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组织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培训是指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新的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后,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事故案例培训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获得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事故案例信息后,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还应该举办经常性的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从业人员对安全教育培训的兴趣。推动岗位学习和练兵活动。
在安全生产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还采取了其他许多宣传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如班组安全管理制度,警句、格言上墙活动,利用闭路电视、报纸、黑板报、橱窗等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利用漫画等形式解释安全规程制度。在生产现场曾经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地点设置警示牌,组织事故回顾展览等等。
1、什么是火灾?
凡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
2、火警电话119怎么打?
用电话报警时,要沉着冷静,拨准“119”火警电话,接通后要首先询问是否是消防队,得到肯定回答后再报警。报警时报警人要把握三个环节:
(1)说清起火单位及其街、路、门牌号。
(2)说清起火部位,着火物资和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围困。
(3)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所用电话的号码,以便消防队随时查询情况。
报警时,要注意听消防队的询问,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对方明显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随后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辆(人员)并带路。
3、哪些情况可拨打119火警电话?
(1)火灾扑救。
(2)抢险救援。公安消防队除保证完成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参加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具体包括:
A各种化学危险物品泄露事故的处置;
B水灾、风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
C空难及重大交通事故的抢险救援;
D建筑物、构筑物倒塌事故的抢险救援;
E恐怖袭击和破坏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救援;
F有关单位和群众遇险求助时的救援救助等。
(3)社会求助。这类社会求助一般是指不属于急、难、险情的请求帮助,119调度指挥中心在保证火灾和抢险救援出动的情况下,视情况决定是否派出警力。
4、发生火灾后怎么办?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当你身处火灾现场时,请一定不要因贪恋财物而贻误逃生的时机。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远离烟火的太平门、安全出口的方向疏散。万一身上着火,最好脱下或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将火熄灭。如果被困建筑物内,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或将门窗封闭,防止烟火入侵。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5、火场有哪些危害因素?
火灾对人的危害是综合性的,主要的危害因素有四种:缺氧、高温、毒性气体、尘害。
(1)缺氧:人体正常呼吸时,空气中的氧含量一般为21%左右(体积比)。在火场上,由于可燃物消耗掉了氧气,使氧含量下降。当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由21%的正常水平下降到15%时,人体的肌肉协调受影响;下降至14%-10%,人虽然有知觉,但判断力会明显减退,并很快感到疲劳;下降到10%-6%时,人体大脑会失去知觉,呼吸及心脏同时衰竭,数分钟内可死亡。
(2)高温:火场上的气体温度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几百摄氏度。只要吸入的气体温度超过70摄氏度,就会使气管、支气管内黏膜充血起水泡,组织坏死,并引起肺水肿而窒息死亡。
(3)烟尘:火场上的热烟尘是由燃烧中析出的碳粒子、焦油状液滴,以及房屋倒塌时扬弃的灰尘等组成。这些烟尘随热空气一起流动,若被吸入呼吸系统后,能堵塞、刺激内黏膜,甚至能威胁生命。
(4)毒气:火灾现场对绝大多数受灾者来说,首先遇到的敌人是烟雾和毒气,而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温和熊熊烈火。美国学者对在建筑火灾总死亡的1464人的死因进行分析表明,其中1026人死于窒息和中毒,占总数的72.5%。
6、怎样选择灭火器?
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最实用、最有效的灭火器具。选择灭火器除应根据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外,还要考虑灭火有效程度,对保护物品的无损程度,设置点的环境温度,使用灭火器的人员素质等等因素。综合上述选择要素不难看出:
(1)扑灭固体火灾宜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也称ABC干粉)灭火器、1301或1211七氟丙烷灭火器。
(2)扑灭液体火灾宜选用BC干粉或ABC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扑救酒精、丙酮、乙醚等极性溶剂应选用抗溶性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301、1211或七氟丙烷灭火器。
(3)扑灭气体火灾宜选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301、1211或七氟丙烷灭火器。
(4)扑灭金属类火灾可采用沙土、滑石粉、硼砂、石墨粉、7150灭火剂等,目前还没有专用的灭火器。
(5)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1301或七氟丙烷灭火器。
7、如何使用灭火器?
灭火器有多种类型,适宜扑灭不同种类的初起火灾,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
(1)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及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
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的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喷嘴对准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
注意:
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防止盖、底弹出伤人。
不要与水同时喷射在一起,以免影响灭火效果。
扑灭电器火灾时,尽量先切断电源,防止人员触电。
(2)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伏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有两种使用方式,即手轮式和鸭嘴式。
手轮式: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撕掉铅封,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
鸭嘴式: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拔去保险销,将扶把上的鸭嘴压下,即可灭火。
注意:
灭火时,人员应站在上风处。
持喷筒的手应握在胶质喷管处,防止冻伤。
室内使用后,应加强通风。
(3)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
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扑灭火源。
(4)手提式“1211”灭火器
“1211”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仪器及文物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初起火灾。
使用时,先撕去铝封,拔去安全保险销,一手抱住灭火器底部,另一手握住压把开关,喷嘴对准火源喷射,松开压把,喷射即停止。
(5)小型家用灭火器
家用灭火器适宜扑灭厨房、客厅、居室内的初起小火,有喷射型及投掷型两种。
使用时:
喷射型--按下灭火器顶端弹簧按钮,将喷嘴对准着火处,喷射灭火。
投掷型--只需将其投掷于火中,容器破碎,干粉即泄出灭火。
8、如何使用消防栓?
(1)打开消防栓箱。(2)延伸水带。(3)转开止水阀。
9、如何使用缓降机?
(1)自盒中取出缓降机。(2)打开持勾接头。(3)挂在固定架。(4)安全索套在腋下,束环束在胸口。(5)拉紧调解器下两条绳索。(6)攀出窗外面向墙壁。(7)放开双手张开双臂,并注意身体下降时勿撞击壁面。(8)下降后立刻拿开安全索。(9)顺势下拉绳索到顶,以便下一位使用。
10、为什么在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1)火灾时,电梯不具有防高温性能,当遇到高温时,电梯厢容易失控甚至变形卡住,有的还会有触电的危险。
(2)电梯运作时会使电梯竖井失去防烟功能,从而产生烟囱效应,使其成为拔烟助火的垂直通道,既会威胁人员的安全,又助长了烟火的扩散与蔓延。
(3)火灾时,当楼内电气线路被烧毁或断电时,电梯便会停在楼层中间,一方面,不利于电梯内的人员逃生;另一方面,也有碍于外面的抢险人员营救,极易酿成人员伤亡事故。
(4)电梯的通行能力极其有限,通常一次只能载十几个人,当人员多而集中,情况紧急时,因疏散缓慢,会引起被困人员惊慌失措,导致混乱,从而易发生挤压、跳楼等事故,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
11、城镇居民住宅的使用人,要遵守哪些消防安全规定?
(1)不得将未熄灭的烟头等带有火种的物品扔倒在垃圾道内。
(2)安装、使用电器设备,要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并采取必要的防火安全措施。
(3)不得埋压、圈占、损毁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不得将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挪作他用,不得占用、堵塞消防通道。
(4)不得在公共通道、楼梯、安全出口等处堆物和搭设棚房。
(5)不得在阳台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12、根据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火灾等级划分为几类?
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类。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一、常见的危险化学品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苯、液化气、香蕉水、汽油、甲醛、氨水、二氧化硫、农药、油漆、煤油、液氯等。
二、危险化学品引起的危害
1.刺激眼睛、流泪致盲。
2.灼伤皮肤,溃疡糜烂。
3.损伤呼吸道,胸闷窒息。
4.麻痹神经,头晕昏迷。
5.燃烧爆炸,物毁人亡。
三、如何预防化学事故
1.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
2.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3.居室内不要存放危险化学品。
4.乘船、乘车不准携带危险化学品。
5.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四、化学事故的预防方法
1.呼吸防护:戴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和捂湿毛巾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
2.皮肤防护:穿防护衣,戴手套,穿雨衣、雨鞋等。
3.眼睛防护:戴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4.撤离:向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迅速撤离现场。
5.洗消: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对有毒的衣物及时进行洗涤消毒处理。
6.医治:将中毒人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是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取得成功的保证。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作为落实公司年度安全会议精神,广泛开展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安全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公司领导对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在办公会议上强调了各部门责任,质量安全部制定了培训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并与公司各部门进行了协商沟通,同时要求公司各部门、项目部积极配合培训工作的展开,督促各部门及生产一线员工参加培训,责任到人,培训过程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有了领导的支持和合理的培训计划做基础,整个培训过程中,员工积极响应,培训热情很高。培训主要由省安监局、长沙市海事局、市消防中队等单位的专家负责。按照公司培训要求,授课人认真编写了相关教案,质量安全部汇编了相关资料发放到各个学员手中,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员工培训过程历时两天半,共有39名员工参加,基本实现了停泊待工项目部安全责任人、船长培训率达到98%。
二、培训内容实在,形式多样,突出结合安全意识、安全风险及施工实际,这次培训的教材以授课人根据公司要求编制的课案,针对公司施工实际情况,突出了海上施工相关安全方面的内容。同时质量安全部收集整理了培训知识手册等书籍作为补充教材,对员工灌输了先进的安全理念、介绍了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传授了海上防火救生的方法与策略等等。在培训授课中,授课人利用投影仪,通过生动的画面,详细的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给员工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大家防患与未然,提高预防事故的意识和能力,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
三、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培训过程中,质量安全部对学员进行了严格地考勤,每次上课均进行签到、点名。培训刚结束马上进行理论考试。理论考试采用人力资源部拟定的试卷,考试成绩和员工。
的绩效挂钩,并对考试前七名及全出勤率的学员给予了物质奖励。这次培训考试的参考率达到80%,合格率达到88%。
四、深入调查,收集意见在培训过程中,质量安全部及时就此次培训的效果及公司安全方面的工作情况,在所有参加培训人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7份,收回27份,反馈率达100%,职工积极踊跃的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质量安全部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总结。(见附件)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员工在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风险防范和职业责任四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员工的集体意识,培养了员工敬业爱岗的精神。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本次培训工作虽说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许多进步,但离公司的目标还有差距。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做好今天和明天的工作,在本次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差距,更须加强实际操作的培训。2、培训参与的人员不积极,培训时间短,公司各部门经理、职员及项目经理参与度不高,内容形式还有待充实。3、个别员工对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培训重视不够。建议在今后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中,增强对员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培训工作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培训纪律要求。
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公司稳定健康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持之以恒地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使公司的安全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二)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安全生产知识问题
1.什么是安全?
答: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2.什么叫事故?
答:事故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进行生产劳动中突然发生意外事件,迫使生产暂时停止或人员受到伤害。事故是生产实践异常的突变。
3.什么是劳动保护?
答: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
4.什么叫把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5.什么叫四不伤害原则?答: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6.什么叫四不放过原则?答: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7.事故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
8.什么叫轻伤?答: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
9.什么叫重伤?答: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规范、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重伤失能损失超过105个工日。
10.什么叫责任事故?答:是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上一篇 : 关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篇】
下一篇 :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范文(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