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精选5篇

发布时间:2024-03-28 点击:

科学素质是人作为主体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发展科学、运用科学的精神、态度、方法、知识和能力的素质,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质不等于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不等于书本知识,书本知识不等于课本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是与天文共生的相别相系的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两千多年前《易经》就提出了人文的概念:“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古代就很注重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养。在西方,人文拉丁文词源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中西旨意相类。人文素养是指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现,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人文科学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科学。它包括哲学、伦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人文学科是以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社会学是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行为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等等,它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具有客观性、实用性等特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识、素养、行为是三个不同的层面,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东西,仅仅是材料和工具,是一种可以量化的东西。拥有较多的人文知识不一定就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中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最终反映在具体的行动上,即是我们所谓的人文行为,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的外显,也是人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人文教育虽然已引起政府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上来看,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仍不容乐观,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造成的弊端也日趋严重,多数大学生虽然胸有大志,但这种志向迫于生存竞争等的压力,多为近期实现的目标,而非远大理想。轻视远大理想的树立,埋头现实利益的摄取,便暴露出了部分大学生违背人文精神的“重科学发明轻人伦道德”、“重个人志向轻人生社会价值”、“重现实观望轻参与思考”等不良状况。还有部分调查列举了缺乏人文素养的其它突出的共性问题和表现,如有些学生只关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民族自信心不足;文化素养较贫乏,特别是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都没有达到基本的要求;道德修养较差,一些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准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以至于社会适应能力较低、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遇事容易走极端。“云大杀人案”、“清华硫酸泼熊案”和“复旦学子伤猫案”就是大学生心理和人格不健全的典型事例。

  三、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大学连续多年扩招,学生多、情况复杂,学生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精英教育的荣誉感也不复存在,这就使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进一步暴露并加深。社会中的人,其力量的形成和目标的选择是由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质决定的。任何能够开拓事业并取得创造性成就的人,都是有内在力量的人。而目前,由于外界过多的物质诱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家庭和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致使许多大学生连基本的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尚不具备,便去专注于某些专业技能,使他们太多地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纯朴、激情与执著,失去了“读书人”应有的人文素养,心态过早地按社会时尚定型,后果是其知识结构、个人修养、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欠缺。

  人文素养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的功能也不再只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是要设计未来。如何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我们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多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转变观念,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模式。

  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个点缀或知识面的扩展,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因人文素养教育不能“立竿见影”,也无法产生经济利益,而认为人文素养课程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观念普遍存在。必须注意到,素质的养成具有一种积累性和潜在性,它是在长期的教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必须注意克服盲目适应短期的社会需求,淡化教育目标的功利倾向。

  (二)改革人才评价机制,鼓励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在大学也十分严重,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但目前不仅中、小学完全为高升学率迫使师生追求高分数忽视“做人”的教育,高校也出现了新的应试教育现象,除正常的学历考试和学位考试外,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因素的诱导下忙于考证、考级、考研,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为了扭转人文教育的被动局面,有必要对人才的评价机制做出必要的改革,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不能仅仅是在学业上取得了高分,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了几张证书等,必须是一个成绩优良、人格健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营造人文素质养成的校园环境,在积极的环境熏陶下,激励个体通过创作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加速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外现的过程。

  (三)建立适合21世纪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课程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人文教育的课程达到20%以上,甚至30%,而我国由于课程体系中人文方面的课程不足,使得大学生的语言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文明礼貌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素养等方面的整体素质较低,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要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大基础课比例,减少专业课比例,同时加大选修课力度,增设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以彻底改变理工院校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的教育倾向。合适的课程体系要在保证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必须了解我国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国内外著名的文学作品,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在论文写作等活动中灵活运用,懂得一定的心理、哲学和宗教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外语基础。

  (四)根据学科特点,寓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中。

  大学教育的特点是知识研究的高深性和专业性,素质教育若不结合专业教育进行,将难以收到实质性与持久性的效果。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人文教育都是基本的前提,它不是孤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新的学科教育,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并不能仅靠人文知识的积累,而且人文课程的实施空间也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主要的。专业课教学一般约占高校课堂教学60%以上的时间,专业课的教师又占学校教学人员的多数,如果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不与人文素养教育结合,人文素养教育就很难深入和持久。因此,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体现和培养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高校综合人文素养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熏陶和影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崇高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而大学教师正是帮助大学生把人文知识转化人文素养的引导者。“打铁先要自身硬”,很难想象一支素质较低的教师队伍能培养出素质较高的学生来。在此意义上说,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看成是人文教育的关键之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除了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资源配置等等因素外,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也很重要。应在校园内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人文景观,倡导校园文化,让学生感悟人文精神的魅力,利用人文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渗透,通过学校优良传统学风与治学精神的耳濡目染,给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篇2】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

  崇尚科学精神,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和了解必要的科学常识是构成公民科学素养的三大维度。精神是根本,它统领方法,创造知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实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和知识,是提升科学素养的基本方向。

  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要义,也是其方法总纲,以及真伪知识的评判标准。各级政府要做到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要敬畏人民,尊重、爱护、信任和依靠学者专家,不断增强对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洞察力,以及领导人民依规律设小康社会的能力;还要学会应用科学提高其监管知识生产的能力,完善法律法规,及时打击抄袭、造假、代抄等学术腐败行为,遏制浮躁之风。高校管理要遵从学术发展规律,逐步去行政化。公平合理地分配学术资源,减少教师行政事务,合理调配师生比例,加大对学生学业和道德的督导力度,形成以学术和教学为中心的教授治校模式。学者和媒体要加强自律,共同抵制虚浮学术;要经得起利益诱惑,杜绝研制瘦肉精、包装宣传“张悟本神医”等罔顾公众权益的学术乱象再次出现;还要担当起以大众媒体为平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和知识的公共义务。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崇尚理性、追求真理。这是公民掌握科学思维和试验方法,增加科学知识,从而提升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我们有时不免迷茫,一些以神秘为迷雾,以许诺众多、简单易行为特点的歪理邪说,如超级养生、风水、卜卦算命等,会趁机侵入我们的思想。这时,理性不只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它会指导我们排除邪说迷雾,洞悉事物实际规律,从而掌握正确的养生、工作和致富之道。政府、科学工作者、媒体,以及社会公众都必须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发扬和习惯这种精神、方法和知识。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还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这是弘扬科学精神,完善方法和丰富知识以提高素养的不竭动力。政府要细化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要特别鼓励和保护科学创新成果。高校要顾及学术创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特别优待那些从事原创性工作的学者,否决淘汰低水平重复的科研项目。同行和媒体要努力呵护和传播开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社会公众要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

  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一项关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成败的战略任务。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倾全党全国之力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这项伟大事业。

【篇3】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

  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科技队伍的实际状况出发,在分析当代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对科研工作者应具有的素养进行论述。论文提出了科技工作者提升自身素质的关键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并通过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相关阐述,着重强调两者的内在一致性,旨在提出合理的素质结构,为科研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科技工作者;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69-02

  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相继推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开展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造就具有卓越科研能力和优秀人文素养的新世纪领军型科学家就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当代科技工作者担当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所以科技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效地建构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素质结构,使其不仅具有专业的学术知识,而且要有开阔的学术事业和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

  一、提升科技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深刻时代背景

  新世纪是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为人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深层次的经济矛盾和问题也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就确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全社会形成了激励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目前在尖端科学研究领域仍然没有发言权,诺贝尔奖依然是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心中的痛。除了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创造有利于科学研究的环境之外,人们更应该深刻反思的是科技工作者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的教育体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这样的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良性发展和国家不断进步的必要前提。

  二、中国科技队伍的总体状况

  以2006年显示的数据为例,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800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00万人,增长8.6%;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从2005年的268人增加到289人,人口科技素质继续上升。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增加到2006年1600万人,其比重从2000年的40.0%提高到2006年的42.1%。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美国具有大学学位的科学与工程劳动力总量(相当于中国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1999年为1300万人,2003年为1570万人,中国本科级以上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赶上美国。

  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供应能力。以2006年为例,包括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院校和网络学院在内共招收本科生381.8万人、专科生461.9万人,分别是2000年招收量的3.3倍和4.5倍;全国共招收研究生39.8万人,是2000年的3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2000年的12.5%提高到2006年的22%。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2006年底达到2500万人。

  “十五”期间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幅度增长,2005年普通高等院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本专科毕业生达到152.8万人,其中工学为109.1万人;医学为20.3万人;理学和农学分别为16.5万人和7.0万人,为国民经济各行业输送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从上面的统计资料以及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中国科技人才队伍稳步壮大,规模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科技人才储备总量较为充足,这为中国科技的腾飞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储备的基础。

  三、当代科技人员所应该具有的素养

  关于科技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素养问题,最早始于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提出了科学工作者不单要懂自己的专业,还要懂艺术,培养自己的情趣,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大师级的科学家。他的观点意义深远,为我们培养科学家提供了重要依据。那么具体地当代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素养呢,我想不是一种素养,而应该是两种素养的有机结合,即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

  所谓科学素养是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民众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逐渐兴盛起来了。西方的研究认为,在科学素养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科学精神。它是指一个科研工作者对于科学的事业和具体的工作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对科学研究所持有的怀疑和论证精神,科学研究的开放性、接纳不同意见和看法的胸怀以及社会的正义感等。

  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哲学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文学素养。这些人文素养一方面能帮助他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世界观、认识观,从而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所肩负的科学使命及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能促使他们有一个安静的心态,去放松、陶冶自己的身心,从而更有利地从事自己的科学工作。此外,不仅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他们自身的生活态度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在机械时代的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是骨骼,人文素养的注入能赋予它肉体与灵魂。从这一点上来说,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因此,一名科技工作者应该既具有良好的理性思维(好的数学基础),又具有哲学思维和审美情趣;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与交叉学科知识有关的广博知识储备;既要有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又应有思维的敏感性和灵感;既要有科学的团结协作精神气质,又要有奉献社会的精神。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代的科技工作者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上两者不可偏废。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中国很多科研工作者缺乏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也存在不足。甚至很多科研人员只是机械地重复一些操作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可言。因此,必须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素养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起来的,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从制度建设上,在学校教育上要打破专业的壁垒,尤其是初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始阶段,打破文理科的限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人文熏陶和科学训练,培养多方面的学科兴趣,打下比较广泛的学科基础;另一方面,开展通识教育,很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已经开始实践,很多高校都开始了通识教育课程。同时科技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建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使两者有机统一,应有意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学科兴趣,扩大科研活动的范围,加强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交流,多关心社会问题,多与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交流。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通过审美,能很好地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更好地推动自己的科研能力。

  以上是笔者对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统一的一点看法,也许很不成熟,而且也没有什么体系。确实素养的养成不是一件易事,但它对科学研究的意义非常大,所以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科研中很好地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汪宏.简论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与创造性思维[J].石油科技论坛,2002,(4):49-51.

  [2]董春雨,德布勒夫.中国科学家哲学与人文素养提高的途径自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26.

  [3]李建珊,刘洪涛.世界科技文化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2012年天津市教育工作委员会重点调研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继东,男,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

【篇4】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

  一、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四要素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基于科学学科内容与特征,笔者认为应该包含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表达、科学态度这四个方面:

  1.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良好思维品质,基于观察与实验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进行科学思考、科学推理、科学论断。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直觉思维进行猜想,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用发散性思维进行类比、用创新思维进行释疑,在科学学习中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思维品质。这是进行科学学习最宝贵的学习品质之一。

  2.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素养,是学生具备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在老师的实验指导下大胆开展实验假设,有条不紊地落实实验步骤,规范操作科学实验,并能够在实验基础上进行信息处理、得出实验结论等等。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学生通过科学学习要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尝试以及操作技能。

  3.科学表达。科学表达,是指以准确的语言描述科学现象,以有逻辑、有条理的语言总结科学实验结果,通过口头表述以及实验报告为主的口语以及书面语来有序、有条理、综合地阐述科学学习过程。科学表达具备三个基本特性:一是语言的准确性,做到符合科学事实;二是条理性,做到有序表达、有逻辑表达;三是规范性,掌握常用的科学专业术语,掌握科学总结汇报的规范表达方式。科学表达时科学思维在语言表达上的反映,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书面材料写作能力的培养等大有裨益。

  4.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指学生对待科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主要包括:一是浓厚的科学兴趣,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热爱科学。二是严谨的科学精神,基于证据与推理,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三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品质,在科学学习中乐于合作分享,具有崇高的科学理想等。积极而端正的科学态度是科学学习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之下,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表达、科学态度四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思考,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为例,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论述:

  1.提炼核心问题,发展科学思维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驱动思维的最有效载体,科学思维建立在科学探究问题的基础之上。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很多幼儿怀着“好玩”的心态对待科学知识,怀着“看表演”的心态看待科学实验,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在科学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也就没有自己的观点看法,更没有自主探究的发现。要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教师就要善于利用核心问题来驱动学生进行科学思考,让科学课洋溢、闪烁思维与智慧之光。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善于设计核心问题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比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的教学中,教师运用核心问题来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的大脑思维,思考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1)AB两杯同样的水中,分别放入白砂糖和冰糖,哪个溶解得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AB两杯同样的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冰糖颗粒,A用棒子搅拌,B静止不动,谁溶解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AB两杯盛相同多的水,A为热水,B为凉水,再放入相同量(足量)的食盐,哪个溶解得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先以三个并列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或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学生能想到颗粒大的物体比颗粒小的物体容易溶解,搅动比静止不动更容易溶解物体,热水比凉水更容易溶解物体。教师再以核心问题“从以上三个结论,你能总结出溶解的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总结出影响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包括:溶解物体体积大小、是否有搅拌、液体温度等,从现象出发思考科学规律,总结科学发现,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得到很好的提升。

  2.开展实验操作,提升科学实验素养。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科学知识的发现与论证都需要科学实验的支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设计、开展、总结全过程,在科学实验中提升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一是科学严谨的设计。科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在课堂内外的科学小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地或者在同伴合作探究下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科学严谨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检查和指导,优化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效率。如测量肺活量的实验中,在没有测量袋的情况之下如何做这个实验?教师让学生设计一个可行性高的方案。起初,有学生提出可以借助吹气球的方法来收集呼出的气,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吹气球的过程中已吹入气球中的气与口中呼出的气会形成阻力,甚至有的肺活量小的学生存在吹不起气球的现象。因而可以推断气球采集的气量要低于真实呼出的气,因而实验会产生较大误差。最终综合考虑之下学生决定采用皮管吹气到倒置的放在水中的塑料桶,标明刻度,最后看呼气后水面上升的体积的肺活量测量方法,思路严谨,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二是认真细致的观察。科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实验现象需要实验者认真观察并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客观、完整地记录实验过程,为发现实验现象、探究实验结果做好准备。比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观察发声物体》的实验中,教师让学生亲手操作将敲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提问:“请问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学生说:“水面有很多波纹。”“这些波纹刚开始很快,波纹也大;慢慢的波纹辐射的速度就慢了下来,波纹也小了,最后水面恢复了平静。”通过认真细致观察,学生不仅仅发现水面振动产生了波纹,且波纹辐射的频率和大小都被观察到,为进一步地发现实验的原理做好了准备。三是科学规范的操作。科学实验容不得随意和马虎,不规范的操作不但会影响科学实验结果,甚至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科学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素养的重中之重。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管理实验课堂组织纪律,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操作。比如,在《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中,在取高锰酸钾颗粒时,要强调切忌用手直接取,而要用小勺取,避免高锰酸钾对人体的侵蚀伤害。在《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安全地点燃和熄灭酒精灯;实验完后不要立即触碰蒸发皿、酒精灯、三脚架和石棉网,以免被烫伤。只有在实验过程中严格要求,建立规则,规范操作,才能在确保实验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实验。

  3.组织交流汇报,培养科学表达能力。科学表达是以规范的科学语言来阐述科学思考与科学观点,体现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理解与感受,强化学生的自主化表达,是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下进行科学学习汇报、总结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创设开放性的课堂对话氛围,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一是口头表达与交流。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要能够以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语言来阐述科学。比如,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尝试口头描述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有条理地阐述实验操作的过程,并就实验结果以及结论进行口头的汇报,在口头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提升,在表达交流的过程又进一步加深了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感受。二是书面总结与汇报。科学学习的总结和汇报过程中,实验报告的写作是一种高阶的科学能力与素养,学生将科学实验的实验计划、实验思路、实验目标、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条分缕析地书写到科学实验报告中,通过一两次的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学生对科学实验步骤、流程、注意事项等有了全方位地把握,能够独立参与或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书写科学实验报告,将思考、操作、表达有机整合起来。

  4.落实生本评价,激发积极科学态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强大的精神动力,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教学评价方式,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一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在学科学习中,学习兴趣、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与积极情感是极为关键的主观因素,这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科学课堂中学生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进行科学实验的操作示范,以及对科学课程的浓厚兴趣,都是难能可贵的科学学习态度。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之中树立典范,将科学课堂实验以及课后探究实验中的积极分子进行表扬肯定,在班级内营造出浓郁的科学探究兴趣,形成人人爱科学、人人会科学的学习氛围。二是科学学习过程中的良好态度。对学生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思考和创新的科学思维予以积极评价。比如,在《食盐会和水一起蒸发吗》的实验课中,学生提出质疑:“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杯中的水蒸发,这也太慢了,何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呢?”的确,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中看到实验结果。学生积极思考,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加热蒸馏的方式提高蒸发速度,浓盐水马上就析出盐来。教师对学生爱动脑、敢于质疑的科学学习精神予以表扬。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合作交流的品质,乐于分享和承担的精神都是良好科学态度的重要表现,是宝贵的科学学习精神。如学生的分组探究学习活动中,部分学生能够主动承担脏活、累活以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的任务,在小组学习活动中付出更多心血,应该予以表扬肯定。

  综上所述,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各学科的教学都以核心素养教育为核心,科学教学也应该如此。尽管当前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尚无定论,但有学科就有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毋庸置疑的。本人认为,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表达、科学态度是对科学学习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集中概括与体现,是学生科学学习的高阶化目标,从这四点出发进行培养与强化,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极为重要。

【篇5】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

  【论文摘要】:对科学素养涵义进行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文章分析了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区别,深入探讨了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它在不同时期的含义进行了评析。

  引言

  正确理解科学素养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中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上的文章和报道)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作深入全面探讨的论文很少,因此对科学素养进行概念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是科学素养,还是科学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1)指事物的本来性质;(2)素养;(3)心理学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因此,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所以说,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理科教育专家R.W.Bybee认为,第一个使用scientificliteracy一词的是美国学者Conant。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二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不管是学识、文化,还是阅读、书写,这些都为后天培养获得。因此,根据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的区别,把"scientificliteracy"译成"科学素养"更为确切。

  2.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美国三大组织的描述

  在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科学促进会(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简称AAAS)、国家科学院(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简称NA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简称NSF)这三个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AAAS从1985年开始发起了一个旨在通过长期的科学教育提高全美民众的科学素养的计划,即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在试图说明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时,AAAS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ascientificallyliterateperson)的描述来界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伟大但仍有局限;明白科学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原理;对世界和自然了解,并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能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考方式。"

  NAS在介绍《国家科学教学标准》(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tandards)时,表达了以下观点:"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进行个人决策,参与社会、文化和经济事务时所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概念及过程,……科学素养有不同的层次和形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扩展是一生的事,而非仅仅在校期间。"

  NSF在其报告《影响未来: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本科生教育的新期待》(ShapingtheFuture:NewExpectations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inScience,Mathematics,Engineering,andTechnology)中认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应该知道,"广义的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专家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如何评估所谓的’科学’信息,社会如何作出关于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理性决策。"

  从上述三个组织对科学素养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的组织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2国外学者的见解

  Roberts把1957-1963年这一阶段称为科学素养概念的"正名阶段"(periodoflegitimation)。然而,倡导这一概念的人,却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因此,紧接着正名阶段而来的,是"认真解释阶段"(periodofseriousinterpretation),这一阶段出现了有关科学素养的许多定义和解释。然后是进一步解释阶段。1976年,Gabel基于当时有关科学素养的含义的概括和分析,指出这一概念含义之庞杂,足以表示任何和科学教育有关的事。由于各种说法长期无法达成共识,这一概念实际上一度丧失了其使用价值。

  1966年,Pella和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100种1946-1964年之间出版的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查各种和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即所谓的"参照物"):(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基本的科学概念;(6)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头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要。

  1974年,Showalter进一步深化了Pella等的工作。他们总结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近15年间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认为科学素养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sevendimensions):(1)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2)有科学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3)有科学素养的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4)有科学素养的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科学原则是一致的;(5)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6)有科学素养的人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7)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上述Pella等学者和Showalte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都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multi-dimensionconcept);二是两者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都是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定义来进行的。其中,对科学素养概念所包含的不同维度(dimensions)的归纳和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维度正是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essentialqualities)。

  1975年,Shen把科学素养区分为三类:实用的(practical),社会生活的(civic)和文化的(cultural)。这三类并不互斥,但在目标、对象和内容、方式及普及方法上各有特色。实用科学素养指一个人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社会生活方面的科学素养旨在提高公民对科学与科学相关议题的关注和了解,以便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相关决策中,包括健康、能源、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政策;而文化方面的科学素养,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Shen对科学素养不同类别的区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认识。

  1983年,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的会刊Daedalus发表了一期关于科学素养方面的研究专刊,许多作者就科学素养问题及美国面临的挑战发表意见。其中,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经验测量的论文影响最为深远,因为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而且也提出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Miller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contemporarysituation),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如下:(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1991年,Hazen&Trefil认为,在有关科学素养的讨论中,必须注意"从事科学"和"使用科学"(doingandusingscience)之间的重要区别,这涉及到科学素养的对象问题。他们认为,对公众而言,科学素养只涉及后者即使用科学,因此,对其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应只限于后者。这正如对于公众而言,计算机素养只要求会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够了,不必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种编程技巧。鉴于此,他们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为"了解各种公共议题所需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词汇、概念、历史和基本哲学思想"。Hazen&Trefil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即科学素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一种普适的科学素养?抑或科学素养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注意具体场景?这都是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2.3我国专家的观点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也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小结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和解释,从本质上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人们对其的理解和了解,实际上是各种不同含义和解释之间"争霸"的结果。科学素养概念含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点。那么,当前是否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素养定义了呢?对科学素养的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评估,乃至随后的政策建议。在这个意义上,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模型显然是一个受到广泛认可的概念定义,因此自1979年开始,基于Miller模型的科学素养调查在美国一直延续下来,并为欧美以及亚洲许多国家所借鉴。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Miller模型对全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四次调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

  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现在国家之间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国民素质的竞争,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科学素养正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从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看,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而美国公众科学素养在1990年就为6.9%。当前,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显然只有正确把握科学素养的含义,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效民.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

  [2]李大光.科学素养研究[J].科普论坛,20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2.

  [4]周超,朱志方.逻辑历史与社会:科学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AAAS).Project2061-ScienceforallAmericans[M].Washington,DC:AAAS,1989.

  [6]Hazen,R.M.,&Trefil,J.Sciencematters.Achievingscientificliteracy[M].New.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